叩門經歷分享(2022年)
分A-G共七組,每組9個學生,學生單獨去教室做題,老師會叫每個學生傾,問基本問題,叫咩名,邊間幼稚園,週末同家人做咩,為什麼中意呢的活動。
家長就4個人一組,老師問兩個問題,品德與學業成績邊個重要,如何培養小朋友的自理能力,要家長討論和發表看法。
一個鐘頭完成。
面試前在大堂有擺學生功課給大家欣賞,面試中有放一些片和學生協助引導家長,過程都有秩序。
===============================================================
每年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都有不少學生「叩門」,接近幾十人爭一個學位。對於學位如此競爭激烈,李校長十分體諒家長的心情,她說︰「我們很體諒派位不理想的心情,所以每一個來叩門的,我們都會平等看待,與每一位學生面試。我們不看他們讀哪家幼兒園,或是在幼兒園的成績,我們只想見一見小朋友。」
有何面試程序和收生準則?李校長只披露說,她很注重學生的禮貌和與人相處的情況。面試時,學校先安排三幾個孩子一起做美勞,然後與他們聊天,看他們是否願意與人分享,有沒有興趣學習。透過小組活動觀察學生的品性,然後便是與家長見面的環節,「我們想知道家長和學校的理念是否相近,希望透過與家長面談拿多一些資料。」
沙胡」的學生都很活潑好動,對身邊的事物很感興趣。「我常跟家長說,學校不是要收『周身刀』、參加很多課外活動,甚至中英文流利的學生。我們覺得只要他們有熱愛學習的態度,來到我們學校後,自然會學到很多。」
李校長和教師團隊都有相同的理念,因此學校有很多課外活動,讓小朋友透過愉快的活動去學習。「我們不會很注重傳統的操練式教學,如果課程太過緊迫,老師趕住教很多不同的東西,小朋友能塞進去多少?這是我們整個團隊的教學理念,給小朋友空間去學習、思考、發問,最重要是保留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你想今天信息那麼發達,你教得幾多?只要他們有好奇心,回家自然懂得延伸學習。我覺得學習是終身的,沒必要現在去催谷他們。」
很多學校透過操練去催谷學生,李校長覺得這樣不等於學得好。「過多操練或課程多,不代表學生就能學得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學習模式,不能用一套模式教所有學生。」難怪該校一些SEN(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也得到很好的教育。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