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9日星期一

培正小學

香港培正小學(下稱「培正」)是一間基督教學校,校訓「至善至正」出自《聖經》的《詩篇》,希望小朋友經過學校栽培後,成為善良正直的人,「家長也經常讚賞我們的學生純品、聽教、有禮貌。」幼稚園兼小學校長張廣德笑說。

大多數「培正」學生由3歲開始進入幼稚園部,直至中學畢業,3歲至18歲都一直受基督教氛圍熏陶,亦培養出同學間互相幫忙的個性。「有些學校同學之間競爭的心很大,學習上(各自為政)不會教其他同學,怕自己成績不夠好;我們『培正』同學間卻互相幫忙,不懂就教你。」

張校長深信學生應該是精靈活潑。「以前讀書是要大家坐定、要乖,我的理念卻要多活動。小朋友的天性一定喜歡郁動,但不代表他曳。」他亦相信小朋友活動多,腦筋便會更靈活,讀書自然更入腦,百利而無一害。

張校長希望全校同學成為「一」體,活動大家一起做,結合團結的力量。「讓他們看到學校原來有這麼多學生,不是只有自己一個。現在青少年很多都很自我,我告訴他們,你之外還有千多人,要大家和而不同,考慮別人。」

為此,「培正」舉辦了全校大旅行,一至六年級人人在同一日出發,前往浸會園、 宣道園等地方;同時又全校一同到九龍公園舉辦水運會,運動會則前往荃灣的城門谷運動場。「那麼他們就有『培正』一個整體的感覺,不是獨自一級的活動。」除此之外,小五亦會全體參與「尋根之旅」,學習感恩之餘,亦留下一個美好回憶。

「培正」學生成績卓越,張校長卻認為教學方法不是太特別,反而是為同學打好基礎,日後開竅、發力時就進步神速。「小朋友升上小學可能未開竅,但到中學,他發現自己有興趣的科目就會自己發奮。我們學生熟悉這個環境、同學;如果到別間中學升學,可能起初不敢有大動作。」


提早體驗中學課程

小學、中學的學生都互有交流,設施亦歡迎雙方使用。例如數學科逢周六設增潤班,讓能力高的五六年級同學可預早訓練(中學課程);STEM教育方面,中學設備如3D模型打印機、機械人等亦歡迎小學生接觸,並由中學學兄學姐教授。「課程其實都是正常課程,但可能『培正』學生比較專心,就有好發展。」張校長說。

若學生多閱讀的話,對語文能力亦有幫助。早在幼稚園時期,學校已建議學生多閱讀。「老師有要求,例如一年要讀多少本、什麼類型的圖書,再進行交換。現在幼稚園學生普遍讀英文書比中文書多,但我們希望他們多讀中文書。」

張校長續指,學生到小學高年級時,多被電腦、手機吸引,但幼稚園至小一二時期,學生大多喜歡讀書,所以於這時段要加強閱讀。「除此之外,我們提供很多詞語(學習機會),也讓他們多讀成語故事。一般學生的語文根柢不錯,寫文章也很通順。」

一直以來,小學部約有85%學生成功升讀中學部,而從2017年9月入學的幼稚園學生,畢業時學校只保證85%學生升讀小學部,而非以往近乎全體升讀小學。2017至2018學年幼稚園開設10班,每班約30人,比以往大約多增60個學位。每年學校收到四五千份的幼稚園入學申請。

同時,因班級結構與各式原因,每年小一其實有約30個學位接受外來學生報讀,這個時段上年就收到超過2000份報名表,爭取成為8班小一的其中一員。


看重家庭教養理念

成功入讀培正小學,將來大有機會進入中學部,但如何增加入讀機會?該校面試又着重什麼元素?

由幼稚園升讀小學,張校長明言會參考幼稚園的成績,「面試會聊天,看他身體的律動、對音樂的反應,或活潑、有禮與否。我們會全面,以不同項目的總分看同學是否適合。」他也指出,如果學生分數相若,家長是校友或兄姊是小學部學生的話,該學生會被優先考慮。「培正」是基督教學校,亦不代表教友子女有入讀優勢。「老師是跟標準評分,加上幼稚園的功課、 面試表現決定。」

另外,家庭亦是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很關注家庭對小朋友的關顧,如問及星期日活動一環,如果他回答菲傭姐姐陪伴,老師們就看出端倪;又如他回答是『媽媽』教導他,而非『嫲嫲』教導的話,就會看到他與家庭的關係。」張校長續說:「父母關顧得愈多,與學校施教配合會更好。」

===============================================================

cy36baby | 2009-01-15 10:04

This one also good :

各位家長好!

我的女兒由培正幼稚園 K1 讀至小六,很想和大家分享一點有關我對女兒這六年學習生活的感想。

我覺得培正小學是一所有心辦學的學校,絕大部份的老師都是認真教學的,課程設計也見心思,學生在幼稚園階段及初小階段是採用較活潑的教學法 (四年級以上就是傳統教學),所以一般來說都會讀得較輕鬆。值得一讚的是學校很著重閱讀,所以孩子一般都很喜歡看書。

但到了小四、五開始,家長或多或少都會感到讀書的壓力來了。因為培小和培中尚未結龍,學生要確保能直升培中 (或能入讀band 1 英中),便必須爭取成為band 1 學生,亦即要在小五、小六的三次呈分試中,在約三百人中考一百二十名內 (i.e. 排名在120/300 或以上)。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學生的水準其實非常接近,平均分相差一分半分,排名就可以相差很遠很遠了,而且呈分的科目包括中,英、數、常、聖經、音樂、視藝,要各科表現優良才行,只要有其中一科稍遜,也會嚴重拖低排名。

為了提高子女考試的競爭力,絕大部份的學生也有補習,即使沒補習的 (如小女) 也要在應付沈重課業之餘做不少額外考試操練,以確保每科也有86分或以上 (86分或以上是摘A的分數),不少學生和家長也會感到很大的壓力。我認識的一些家長,就因孩子的學習問題而長期失眠,或神經衰弱,以致身心俱疲的。

當然這種競爭情況不是校方製造出來的,因這是教署的派位機制下產生的,所以在很多學校 (特別是有直屬中學的「名校」) 也是很普遍的,但情況在培正是特別「慘烈」的,原因是培正的學生絕大部份也有家長和補習老師「支援」,以致水準十分接近。只要其中一次呈分試偶一失手 (例如其中一科主科只得七十多分),排名便會大跌,很難成為band 1生。

這是很無奈的情況,因為很多孩子的學業根基不錯,程度一點也不差,甚至比很多普通小學的band 1生還要好,卻要因為考試表現稍遜就淪為 band 2 生 (甚至band 3 生!),與band 1 學校無緣,真替那些孩子不值。

小女就在壓力下渡過了五、六年級,雖然她最終的成績是屬 "band 1 中" 的學生,但經歷過這兩年的折騰後,她對讀書的態度變得被動了,興趣也大不如前,我自己的白頭髮也多了=P。

衷心希望培正早日能和中學「接龍」,情況能有大大改善。 (彥媽補註 here: 我相信到我地d小朋友升中時一定已一切也塵埃落定了)


對孩子即將入讀 / 正在就讀培正小學的家長,我有以下一點意見 (純屬個人觀察,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1. 由於每班人數多,教師不可能好好照顧每一個小朋友,所以若小朋友有任何學習上的特別需要或困難,家長必定要第一時發現,及時幫助孩子,絕不能依賴老師;

2. 培正的測考範圍比一般學校多和深,對學生的認字和默字能力也要求極高,還要背誦大量資料,只有記憶力很好的孩子才能應付。學校對成績稍遜的學生是沒有特別支援的 (有學習障礙 / 困難的更沒有任何資源協助),所以即使是一、二年級起,每年也有學生要留級。若發現孩子並不擅於以傳統的方法吸收知識,背誦能力不很強的話,最好在初小階段便替孩子轉校,否則孩子會越讀越沒自信,到了行為也出問題時便為時已晚了;

3. 培正的確是有不少優秀的學生,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學生背後都有很著重孩子教育的家長!最明顯不過的例子是,在培正校刊內見到那麼多學生在學校音樂或朗誦節拿獎項,其實大部份也與學校的付出無關!學生們拿的音樂獎狀都是私人聘用的音樂老師教導的成果,並不是學校音樂教師的功勞。以我女兒為例,她參加英語朗誦,由選擇誦材、報名、訓練,全都是由我自己一手包辦的,老師沒提供任何協助 (就我所知,一般學校都是由英文老師一手訓練,甚至報名費也是由校方支付的。) ,但拿了獎就登在校刊上;

4. 由於培正學生人數眾多,所以不難在任何範疇內發掘出表現突出的學生。但請記住,別以為表現突出的是所有 / 一般 / 大部份學生,其實只是那一小撮學生的成果而矣。更別迷信學校的「往績」,畢竟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5. 培正的英語和普通話程度並不突出,家長要考慮在英語和普通話學習兩方面額外加強以補不足;

6. 要孩子在這類學校讀得成功,必要家長很大的支援和配合,要幫孩子從小就培養出良好的讀書和閱讀的習慣。孩子成龍成蟲,最重要還是要看家長如何培育。


以下是我對培正中學的一點觀察:

1. 培正中學的硬件十份好,校長很努力辦學,校風也很純樸,學生普遍對學校也有歸屬感;

2. 讀書風氣方面,精英班和普通班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也是來年學校試行取消精英班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3. 傳統以來,培正中學理科班的會考成績和學習風氣較文科班好,在高中也只有理科科目才會用英文教科書,一直以來入理科班的競爭也很大,所以數理強的學生入讀培正中學會有優勢。不過隨著三三四學制的推行,這點可能會有所轉變也未定;

4. 培正中學近年的公開考試成績普遍來說並不十分突出 (當然也會有個別「特優」的例子),即使是會考只有十多分的學生也能在原校升讀中六。

最後我想補充的是,不同孩子有不同特質和性格,學校與學校之間實在不必存著「高」與「低」的比較!我們作家長其中一個最重要任務,就是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質和長處,從而替其選擇合適的學校。我深信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最能讓孩子享受學習和幫助孩子身心成長的,就是最好的學校!


彥媽只係想講:

請大家唔好太"神化"左一間學校, 培正既好唔係只係因為學校好得, 反而家長們背後做既野先係令佢"成功"既最大原因, 呢點好多名校皆是如此. 因此, 好想入而入到固然開心, 但開心既背後亦代表住大家既 commitment,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唔駛擔心升學爭位固然係好 (少左一樣煩), 但要讀得開心, 有自信, 亦要付出唔少努力的. 大家俾心機啦...培正冇錯係一間認真辦學既學校, 亦因此, 我地都要共同努力去"維繫"佢呢個老招牌喇..;-)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沙田區小學調查

  一、沙田区小学基础信息 沙田區的小學數量在記錄中約有 41所 。包括 沙田官立小學校、浸信會沙田呂明才小學、迦密愛禮信小學、慈航學校等(来源:GoodSchool 1 、EDB 2 )。 沙田區校網包括88 ,89, 91校網。 二、沙田区小学排行榜及成绩排名 排行榜数据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