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星期六

保良局陳守仁小學

=== 2018 ===
陳守仁1st in:


生日月份分組面試,每組約八人


1。Bingo 認字遊戲

E.g. snake, 清新,新鮮

2。跟著單對單問what colour do you like?

3。單對單讀句子:我愛地球

Would you like my suggestions?

4。全組合作填一張好大既圖案紙

5。最後,老師留底某學生,叫佢幫手收執全部顏色筆放原位。

冇數學 (校長話細b唔會專注考數學,因未發展到大b,考黎冇意思)

冇拼圖

冇ipad


陳守仁2nd in:


按月份分組

1. 家長填問卷:-

1,報幾多間直資

2,子女強弱項

3,小一面試過程有乜感受

4,小六畢業後想子女變成怎樣的人

1)入課室分組遊戲:拎文件夾碌乒乓球,玩幾次,勝組有貼紙

2) 2+幾多等於6,按iPad 答案

3) 聽英文故事每個同學答問題

4)畫畫:我的家庭

5)老師你叫咩名,幾多歲,幾高?

6)英文問以下問題

係屋企最鍾意做乜

係學校最鐘意做乜

公園最鍾意做乜

7)閱讀一篇好長中文文章,用自己語言講番故事出來

8)聽老師講自己號數起身拿東西給老師

9)細路即時互相用英文句子描述意思,叫同組同學估番個字,三人一組。

E.g. Bread, candle, train

細b一樣有考數、ipad,大廈A要高過大廈B,應該起多幾多層?如果哥哥2009出世,今年哥哥幾多歲?ipad有中、英文重組句子各一句


=== 2020 ===

報名人數:約7300人

取錄人數:165名學生

競爭人數:約45人爭一個學位。(與上年度相約)

面試次數:保良局陳守仁小學共有三輪面試;約600人可以進入第二輪面試,約400人可以進入第三輪面試,屆時會由校長或副校長向家長傾談小朋友之前次的面試表現。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面試不設集體活動,以往的合作填顏色等活動也取消了,整個面試過程都是老師以一對一的形式問答,考生安靜地在課室等候叫名。面試時間30-45分鐘,家長在外等候。

一班考生一劉進入課堂,現場有三位老師,逐個叫考生的名字,到老師面前回答問題

老師用ipad發問,考生回答。

中文生字:海洋,寵物,動物等

英文:cheese,love,jacket等

圖片配對:老師會以英文讀出情景,考生從多張圖片中揀選正確的,當中有公園跑步,男孩子游泳等

2021年8月9日星期一

崇真小學

崇真小學(主流部/英文小學部)的家長意見

教學理念“在家長會內(2009年10月),校長介紹學校的情況,學校背景,學生學習情況,以及升中的情況。校長很清楚說出學校因應社會的轉變,由提供義學到現在提供優質教育。現在學校提供很優良的師資和語言環境,分主流班和國際班。校長說一般學校是每一班有1.5位老師,而崇真則每一班有2.1位老師,每一班有兩位班主任,一位是內地普通話人,另一位是外籍人,而多出來的老師,有些在小息時間在校園內和學生以英文或普通話傾談,所以我相信,在這裡讀小學,語言能力,至少會話能力應該很好,除了中文以普通話教,其他科目都會以英文教,學校也很鼓勵學生閱讀,有很多不同的閱讀計劃;學校在其他學術方面也同樣重視,所以要銜接其他中學應沒有任何問題,而且學校也有三間同會的中學,有直資中學,津貼英文中學,以及津貼中文中學(中四以上則以英文教),小學畢業生差不多可以直升到這三間中學去,又或轉報自己心儀的中學。

學校提供很多課外活動,也請了很多有很高相關資歷的老師來教,所以學生在校外也有很好的表現,在體育方面,體操和籃球都有資歷深的教練來教,所以表現很好。另外,學校很注重信仰德育的培養,所以學校會以不同的途徑來教導學生,如有戲劇,團契,主日學等等,更會有班讓家長參加,去學怎樣去做好父母。學校也很重視家長,設有家長會,而亦有家長差不多是全職回到學校去幫手,這表示這些家長很認同學校的教育方向。

整體來說,學校提供全人教育,重視信仰德育,學術方面重視英普雙語言,有很多不同的評估,有很多不同的獎勵計劃,家長支援多,校舍環境雖舊但寬,孩子在這裡讀書,可得到很全面的教育;最後,代價便是這是一間私校,家長須要付出學費,主流班平一點但國際班則較貴,但因為學校將所有收到的學費,都用於請英普老師,和各樣課外活動和學生本身身上,所以也是值得的。”



教學質素
“祟真課程和淺字扯不上關係 ,和幼稚園是兩回事, 崇幼不太谷,程度適中。”

“我覺得崇小是一間不錯的小學, 我亦去過家長視學, 跟校長、主任和學生傾談過。他們的課程不是很淺。校長亦跟我講學校有很多課外活動讓同學自由參與, 都有田徑, 乒乓球, 籃球, 珠心算/數學等等,都有出去比賽的。佢地普通話和英文好強, 這方面我好欣賞。”

“崇小會較崇幼吃力,,崇幼中度啦,但真係小朋友要有些英文底子,我覺得佢進程去得太快。”

“學習語言環境相當不錯, 功課壓力不是太大, 最緊要小朋友讀得開心, 所以, 我選了這所學校。”

“最令我開心就係我小朋友以前唔like睇書,返左學之後,可能學校成日鼓勵睇書,依家個仔勁鐘意睇書同聽故事,相信對日後讀書好有幫助!”

“我覺得他們程度是ok的, 英文小學, 所以英文程度一定唔會低。而由上年開始中文科已用普通話授課, 外籍老師有十幾位, 學校又有拔尖班, 有補底班, 我覺得已很足夠.
我有幾個朋友的子女是在此校讀小四, 他們都喜歡學校, 他們到了小四功課多了, 課程亦深很多。”

“我想大部份在崇真讀書的學生是開心的,因為功課唔算多,相對活動則有好多.但要留意崇真的程度只屬一般,學術水準一般,活動水準都係一般,各式各樣校隊都有,但係學界都唔見得特出表現.相信呢點亦係好多人質疑點解要交咁貴學費讀一間唔係話好叻嘅學校,呢點要家長自己衝量!”

“我覺得grammar真係幾好, 仔仔都進步了不少。”

“(雖然和其他的一些學校教材一樣,但是)西人老師教, 可能教法未必一樣, 每個人的吸收亦不同, 最緊要係在愉快的語言環境中學習。”



學生人數
“主流部每班不多於40人,今年開始小班教學,人數應該仲少好多。”

“(我的小朋友讀P2, 班裏面)有37人,衰過政府小學。”

“現今不斷鼓勵小班教學, 但祟真小學卻將小一的四班, 到小二卻縮至得三班, 弄至全班39人。”

“今日(2006年9月1日)於小禮堂分組時,李主任話小一不會超過35人一班,整個小一學年都有助教,而小二就不會超過38人一班,中、英、數三科都有助教。”

“每年校長在學期尾都會有過家長會, 我聽了2年, 她都係話每班唔會超過30人, 但....真實的人數, 大家都好清楚。”



教材
“數學會學埋英文數學,GS(常識)都用英文書。”
“For mathematics, they use 1 Chinese and 1 English math book in main stream and they use 2 English math books in international stream, also the Chinese book are the same. The main difference is they will put a westerner teacher as a class teacher and a Putonghua teacher as an assistant in international stream, and the class teacher in main stream will be Chinese and the westerner teacher only teaches English class, so that is the reason why the school fees is much more expensive in the international stream. However I think the English standard in the main stream is also very good because I know 1 girl study in the main stream and her English is quite good.”


“我的小朋友今年會在此校讀小一, 你可參考所用教科書就大約知深或淺 :
中文- 現代中國語文 - 一上, 1&2冊
英文 - longman express 1A
longman express grammar 1A
longman express listening 1A
longman express reading & writing 1A
數學 - 廿一世紀現代 - 1下A,B冊
EFFECTIVE STEPS TO MATHEMATICS BOOK 1
常識 - NEW GENERAL STUDIES BOOK 1, 3
中交科用普通話教學.”

“關於課程是否深的問題,如已買了課本看看內容便知深淺。我本人覺得都算適中,不太深也不淺。如你囡囡讀落覺得追不上, 可參加學校課後的中,英,數奮進班,老師可按學生進度加以輔導,師生比例1:6。”

“In fact, majority of the schools in HK are using same kind of textbooks, teaching according to the same syllabus, also by qualified teachers. What make the difference? Difficult to say..... “

“在過往很多的討論我也看見很多家長說崇小較深, 功課亦多. 但我曾經不止一次在此說不算多, 至於深不深, 這個我沒比較過, 不知道。 (只知他用的英文書(好像是三, 四年前轉了的, 不知有否記錯(即根本沒轉過))。偶然一次跟同事聊天, 方知是同出版社較深的一本. (因我的小朋友剛升中去了, 故此, 我亦有所懷疑是否我屬"舊的一批", 故比較容易, "新的一批"不同了?) 兩三年前開始, GS全用英文書, 我們"舊的一批"是中英各一本 (其實內容相同, 故實是多買了書! 但教的當然不會重疊).

“依家p.1的英文課本是longman出版社, 程度ok, 只是常識(GS)方面是英文課本,有點生字比較難, 依家我抽時間同阿仔當故事咁睇下....其實識多點英文生字對佢都好.
(課本)一直也是 LONGMAN 的, 但現今用的一本該是 EXPRESS 吧? (EXPRESS 聽說是較深的.)”



語言
“中文用普通話教, 一星期有9堂包括1堂默書
英文堂reading, oral是外籍老師教, 一星期9堂包括1堂默書,另外的是竹昇教。”

“主流班是中數和英數兩樣,
PE,聖經,演藝,美術是中文,
常識是英文教學,
中文是普通話教學”

“中文科、數學、宗教、音樂、體育是用普通話。英文和GS是用英文,尤其是GS,連課本都是英文的。”

“maths是中數和英數,故用中文和英文教,聖經是用中文,其他全是普通話和英文教學, 在家不用英,普不打緊,但一定要比小朋友多聽,睇英語和普通話, 家長下些苦功(要是在崇小,一定要打好英文底子啊!), 崇小屬傳統式,每班人數較多,須留意”

“英文科全部由NET老師教。”

“老師和職員會掛黃色和紅色的頸帶,代表嗰位老師以普通話或是英文跟學生溝通。如果個學生係幼稚園生,老師用廣東話同佢哋溝通!另外,就算嗰位老師操地道英語或普通話都好,其實啲老師都識聽識講廣東話架!”

“我女讀主流班,班主任係中國人”

“我仔仔主流班, 有班主任和副班主任.中國人(操普話), 副班主任(hk人操廣東話)。仔仔同級同學仔班主任是外籍老師(當然操英語), 副班主任 (hk人操廣東話)”

“小女讀P1過了3個月,已經能用普通話背讀幾首三字經,我很開心見到佢咁大進步,我沒有選錯學校呀!”

“我個仔小一先讀崇真,班主任說普通話,唔駛3個月已能講流利和聽普通話;就算是英文,雖然文法上有少許錯誤,起碼佢會敢講英文。我都好滿意學校這個教學語言政策。”

“我小朋友K1之前係屋企只係講廣東話依家返左學三個月已經識講好多簡單英文句子同單字,普通話開始有問有答,相信上到K3應該唔差,小學更加唔洗講英文同普通話肯定勁啦!”

“我like這學校學的學習語言環境很好, 小息仔仔可去跟老師說說普通話, 英語, 數學挑戰站等, 玩完可earn印仔儲夠指定印仔可換禮品或食品, 佢好喜歡。佢講和聽的普通話, 真係進步不少.....短短2個月內。”

“先說英普教學, 我相信這方面學校已投放了最大的資源, 英普的native teachers各有十多位,上中文和英文課絕不會夾雜著廣東話.而崇真實行英普教學是比較有經驗(一定超過五年),整體安排運作已很成熟,我自己就好滿意.我囝囝多次在外遊時,都因為有較強的英普溝通能力而被誤會為新加坡人呢!(當然家庭配合都很重要)->留意聽講好唔代表果課會好叻,好似grammar,dictation等等,其實講緊好多嘢!”



上學時間
“關於課外活動, 你應該會收到一份活動通告, 上面有時間安排的。”

“課外活動不是必須參加,一樣也不參加也可。今日收到校車安排和通知,學校會分3段時間放學,3:30pm,5:00pm,6:00pm。如果不參加課外活動,就會放3:30pm,參加活動,就放5:00pm,參加功課輔導班, 就放6:00pm。”

2:30-3:30 是班主任輔導堂, 如參加拔尖班, 就在2:30-3:30上, 3:30-5:00 是課外活動時間, 如不參加課外活動而參加功課輔導班, 時間是3:30-6:00。如參加課外活動和功課輔導班, 功輔班就由5:00-6:00,尚有一小時時間做功課.

搭校車的時間也可隨著有沒有參加活動而變的. 比方星期一及二搭 15:30, 三至五17:00, 而且落車地點也可要求不同, 比方逢三到外婆家. 當然, 事先要跟司機叔叔溝通好.

“我是用功課堂(2:30-3:30)上拔尖班,沒影響放學時間,但功課要返屋企做。”



功課
“功課大概3-5樣”

“2-4樣功課,算傳統學校”

“我仔仔讀緊崇真小一, 功課量比一般津校較為少. (因我朋友仔仔是讀同區的津小一).而且, 仔仔學校有1小時讓他們做功課, 有問題可直接問老師, 這點我很滿意.”

“我覺得功課不算深, 壓力不算大, 每天 四, 五樣, 小朋友多在學校己完成大部份.”

“如果真係睇唔切功課, 就試下10月參加奮進班都好, 起碼做晒功課先回家, 你可以夜晚抽少少時間同佢對功課或溫書.又如果你囡囡做功課快手, 你可試5:00放學, 咁又唔會太晚回家囉.我讀1k的囝囝, 今日有4樣功課呀, 好在每樣都係做1-2 page, 佢都好快做完.”



評估
“默書基本上是每兩週一次(剛拿出 過去一年的下學期行事曆看.由2008年二月到六月的中默是: 26/2, 18/3, 8 及 29/4, 20/5; 英默是: 4/3, 1/4, 13 及 27/5--共九次). 測驗從前是上, 下學期各二測一考, 最近兩年改為上學期二測一考; 下學期一測一考 (剛過去的下學期是: 22-28/4 及 11-16/6). 我不知是否頻密, 只是上學期每個多月便測驗, 所溫的課文不多, 不是更易溫嗎?”

“低年級過往考試, "串字" 的要求不多(其實高年級也不多), 但可以的話, 讓其多"串" 些有用的字個人也覺得是好的. (開學後, 校方會派一張生字表, 列明每課重要的英文字的 (內聯網上也有, 很多通告也可以在內聯網上找回的)).”



宗教
“崇真小學是基督教小學, 以基督教為中心, 有一位傳道人, 週六有團契, 我小朋友都有返早上團契, 返得好開心添。課程有宗教科。周日早上設有崇拜。”

“崇真是基督教學校,宗教氣氛幾強,老師們好勤力,盡責和有愛心,學校亦十分著重對學生德育的培養,但對宗教活動有反感的家長可能唔係咁適合。”

“此校的老師大部份是基督徒。”



課外活動
“學校提供的課後和星期六的課外活動都很多元化, 足夠學生的需求; 亦可按自己所需, 在校外找些更有興趣的活動學習都未嘗不可.”

“星期六的英語及普通話課外活動是免費的, 可以不參加.”

“學校放學後有很多活動很便宜,roller, dancing.....
我個女學咗兩個多月都識向後溜,連兩輪單車也識平衡啦!最好活動後還有校車返屋企嫁!”

“星期一至四沒有活動,只有拔尖,補底,功課班,星期五才有活動,最便宜的團契,小記者....每學期約$50,另外Lego,空手道........約$300-400(1個學期比2次),不用怕,此校沒有什麼額外雜費,不參加d咩拔尖班,不會有說話聽。”

“除了一些制服團體如童軍或合唱團等, 大部份興趣班都是要收費的.”

“星期五最後一堂是有一大堆活動選的, 有只收五十元(如參加了學校的合唱團(要選拔的), 團契 ... 等;但亦有收數百元的。平日, 每天皆有活動, 放學後15:30-16:30 (如小型網球, 溜冰, 法文, 劍橋試預備班等 (有純粹玩的及 "讀的") 但因主要是校外團體辦理, 故全要收費的, 每項約三, 四百元不等, 另如參加了校隊 (如管弦樂團, 舞蹈校隊 (分高, 初級) 等),也要留校練習。(如"撞時間", 那便不可以參加上述說的小型網球, 溜冰等活動), 因有些是校外團體主辦, 故亦要收費, 但因是校隊, 故校方津貼一半費用.
基本上, 活動是有(聖誕, 復活節等長假期也有 (短期四, 五天的)), 但差不多全要付款, 沒免費午餐的!!”

“足球好像是興趣訓練班, 而乒乓球(在星期六) 則好像是興趣訓練班及校隊集訓來的。”

“崇真比好多幾會小朋友, 只要家長要求.例如:每年的校際公開比賽如朗誦,校隊(只要你參加, 都可加入校隊) 只要家長要求該科老師, 一般都會比小朋友參加, 當然家長要自己比報名費同自己要抽時間帶學生去比賽. 同資助小學唔同, 學校已有一批指定學生幫學校參加公開賽, 其他小朋友很難參與校隊亦然。”

“至於體育運動方便,它們都有在校內舉辦課外或校隊活動,都有出外比賽,但獲獎不是太多,我本人覺得最緊要是參與在其中,學習當中之樂趣.”

“星期六有一人一樂器, 管弦樂團, 習泳班, 乒乓球集訓隊, 週末英語加油站, 普通話生活坊.”

“拔尖的介紹很吸引, 我當年也想給其參加. 但因時間關係(只可上拔尖, 沒時間上其他活動) 及價錢昂貴, 故最終沒有報名. 轉而讓其參加別的活動 (多元化發展/玩嘛). 故對拔尖班所知不多。
但雖然沒參加拔尖, 其英文亦可以. 可試鼓勵小朋友多參加 "LEARN WITH THE FUN", 那可多與NATIVE ENGLISH TEACHER多談, 一可實習, 二可増加信心, 三又可不增加付費, 那不是一舉數得嗎?”

“拔尖班有少少dd輔助,不是讀了拔尖班會對成績有大幫助 但小朋友會覺得好玩(因西人比較玩得),有paper做。”



學校行政
“再一次證實崇真的admin 真係好差。2009年9月17日寄一封信來叫我地帶bb去面試, 面試日期為9月17日下午5時半, 嘩!唔係嘛!再睇個郵印日期為12/9/09寄出, 加上颱風及郵政延誤等因素,但5日前寄信叫人interview有冇遲的丫!”

“其實好多人話祟真行政差, 我個人覺得係因為學校有好多活動, 所以校務的安排及處理的事都好多, (但這些活動都係為小朋友好, 試想想, 其他學校都未必會安排校車接課外活動, ), 但校務處的人手有限, 所以希望大家諒解下, 唯有靠我地家長問多d.”

“想當年,我個仔去INTERVIEW都係好"忟"先收到信,真係攞唔切假,打去學校改期,好彩學校好好,好願意另外安排面試時間俾我。”

“學校d老師唔錯, 特別係幼稚園d老師好有愛心同耐性. 反而d行政就亂, 不過今年都好左d, 上星期五有表演, 我係星期五當晚5:45pm接左小朋友時先知, 仲要7:00pm要返去學校. 冇通告, 只係星期四老師同小朋友講, 但因為仔仔星期四有嘢學冇上, 唔知有呢件事. 師資我就覺得ok, 學費就.......呵呵. 唔係幾ok, 行政.....你要有接受好多特發事件既準備。”

“我還覺得它的行政管理很不錯, 因為我每次致電詢問的時候, 他們的書記也很耐心的回答我(因我很煩的!!!). 我想大概是錯覺吧!!”



校車
“sat不收費的eng course, 應該是有校車接送的, 可能要另收費用”

“過去校車是包星期六接送的, 不另收費(又不要有人說沒用此服務的, 不公平啊!!), 會有通告讓你填要不要, 哪兒上車.... 等等. 但不論你上什麼活動, 時間多久, 也是朝早一個時間接(當然人人不同), 而校車離校是指定12時許(比方小朋友只上十時到十一時的活動, 那也要乘校車一早到校, 但可讓其到圖書 館, 活動完後也是如此, 12時許才可上車離去) , 如你接不上這些校車時間, 便要自行設法了.”
我的小朋友, 低年級時有上過, 聽其說太多人了, 但心想反正沒事可幹, 讓其多聽英語也好. 後來好像得到資助, 有些改變了, 而且也要收校外的小朋友 (免費的). 但那時因另有活動, 故沒上了, 故不知現今之實際情況.”

“昨日(2006-9-5)接女兒放學,下山到達巴士站時,見到一位應該搭校車的同學仔,因為跟錯隊行左落山,好彩呀女走埋去同佢Say Goodbye先知道佢跟錯隊,於是我帶番佢上山,點知D校車已經走曬,即刻拿拿聲搵左個Miss幫手Call司機番轉頭。
小一的學生其實仲係好細,由幼稚園生轉變到小學生,只是放了2個月的暑假而已,對他們來說變化真係好大,加上新學期剛開始,「混亂」的情況總會出現,各位爹爹、媽咪唯有跟緊D,多些提點小朋友應變措施,緊急求助電話等等,祝願各位小朋友出入、上落平安。”

“1/9/2006 我有去看放學校巴情況, 很多車都有三人坐二位元的情況. 但據校巴守則:據運輸署...低於1.3米高度三人算二人. 但學校忘記了他們各有1個-半個人高的書包呢!小兒坐1A, 28座位, 有成37人.”



學費
“我覺得最奇怪的是崇真的收費, 學費每月basic $3600, if 參加拔尖班(中文/英文)各$1300 , 如果兩樣都選, 另外小朋友仲會參加d課外活動, 咁加上去咪好貴, 要成$6200一個月以上?”

“拔尖戓補底班是自由選擇的。其實不需要太早為孩子報拔尖戓補底班, 開左學, 睇定d先, 或許孩子成績OK, 不用補底;但如果你想"谷"孩子就另計。”

“每月的學費$3600,學費分10期交。”

“English Enhancement Programme 英文拔尖班:$1600/mth
Chinese Enhancement Programme 中文拔尖班:$1600/month
週一至週五、六課後活動的收費: from $50 per school term to $40 - $50 per class, depending on which activities”

“Q: 有冇日文班, 幾年班開始? 額外收費?
A: International stream - free from J.1; Main stream - same as 課後活動”



午餐
“今年是活力(大家樂),ok,我帶左一個月飯(呀仔要求),後來見人食飯盒佢話要食就訂飯了。價錢大概好似 $15-17。”

“Q: 請問他們在校吃飯(自費由學校安排飯盒), 係咪要預備定一張桌布呢? 餐具是否自備, 謝謝.
A: 如在校訂飯,有一套餐具、餐盆提供。”



升學
“佢地網頁上嘅升中資料係崇真小學主流部小六畢業生, 因為今年 (2010) 國際部才有第一批畢業生, 聽聞一班廿多個學生有十多個學生已獲本地名校取錄, 其他要派位的, 等7月6日先知道。

“我都相信崇真既教學語言政策好好, 應該令小朋友掌握語言好, 但升中派位唔知點解得好少去到出名中學.”

“祟真 is a good primary school. As I lived very close to the 基祟中學, I always met some students from that school. They are not bad actually. Besides, the Academy is big. It may also be good that the students from 祟真 have high chance to be accepted by 基祟 for secondary education.”

“私小、津小及直資小學的學生都有權參加兩回 (自行及統一) 的派位。在之前己寫過,很多人選基崇是因為這是直資英中,如果沒有把握子女是band 1或會上到英中的,便會選基崇。至於沙崇,像選其他中學中般選的,OFFICIALLY沒有優勢。上一回 (即去年的派位)有8個小朋友入讀沙崇。”

“崇小都算做得足, 選校時老師都會給予意見, 到時跟老師商量吧. 如真有失手, 派得不理想, 校方亦會盡量幫忙的.”

“Q: 有多少是 band 1?有多少P.6學生能直昇崇真中學呢?
A: 大約是 442. 升英中 比率高是因為有基崇及沙崇. 升回基崇去年據說是約100(很大概). 但今年一位經驗教師說今年80名內才有把握 (並說此數相信會逐年減少).”

“計埋入祟中, 9x%入英中。但祟中高考和會考成績唔掂。不過崇中第一二年會收外來學生,質數難免有參差.”

“According to last year's result, around half of the students are band 1. I suppose by common sense, we may say these students are academically good (including grammar!), the rest may be classified as OK or not very good.”



面試與申請
“面試時家長不需要陪同。”

“My kid was accepted. I didn't tell her what to do for the interview nor made any preparation. Just bring her to the interview with smile and confidence.”

“面試會問簡單問題,考普通話、英文及一份paper.
小朋友面試主要會話EG,what i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要帶顏色筆,鉛筆要做少少paper,家長會到禮堂聽講座和做問卷(關於對學校及對自已小朋友管教問題,宗教無關)”

“For the interview in 2005, my son told me:
1. Draw a picture
2. Listen and coloring
3. English Q & A (like: What is your name etc.)
4. PTH Q & A (like: How old are you etc.)”

“以我個女所講.. 佢問佢叫咩名, 幾多歲, 同係邊間幼稚園讀書.. 但係我個女唔識答自己幼稚園名in PTH, 最後用左廣東話答.. 好好彩, 佢被取錄.... 可能一條半條問題都無乜大影響既.. 你用呢幾日時間教佢講自己名同年紀.. 應該唔難..”

“雖然招收校內生是優先,但考試時就會連同其他小朋友一齊考,如果考得唔好,校內生都有機會考唔到,咁情況校內生就要再考多一次了。”

“大約三至四分一的P1生從KG升上去,不過每年都不一樣。
崇幼崇小每年都是折散升班,不是原班升,是不是本校生,都要 識過些新朋友
崇幼較活動,祟小較傳統,祟幼上祟小都要適應啊”

“我係第一批(非原校幼稚園)interview,當日有約3xx個考生(=27(考生/頁) x 12(頁/通告板)),雖包埋國際部份,但如果有幾日收生,分分鐘十幾人爭一位,都唔好抱太大希望.”

“我們有出席分班試, 當晚分了大約10組, 每組有10幾人, 家長在禮堂聽講座, 介紹各科老師及上學時小朋友要留意乜野, 其實如你有聽之前講座, 內容係差唔多. 仲有派一份問卷,內容係小朋友平時生活習慣同性格, 主要係比老師瞭解多d小朋友行為性格等等。
而每組小朋友會跟老師到監獄, 評估內容 1)每兩個小朋友同外籍老師交談, 每組一個外籍老師的, 所以都唔會等好耐.(2) 同普通話老師交談 (3) 玩遊戲評估體能
整個評估大約1小時左右完成。學校話8月會電話通知分班架喇。他們沒有分精英班的, 這次評估我想是學校希望平均每班成績, 所以無須緊張.”

“個人觀感, interview的時候, 老師完全沒有愛小朋友的表現, 很"fui"氣, 但可能是因為上了一整天的班, 還要在課後面試, 很累吧!! 但我覺得, 對小朋友影響最大的是老師, 老師連這樣的一點點EQ也沒有, 很難說服我他能對小朋友帶來正面的影響!! 我也曾到其他學校面試, 就算是晚上的面試, 也沒有這個情況!! 但崇小有很多值得欣賞的地方, 如有功課輔導, 校車的接送, 課外活動的安排等等, 真的為在職父母設想了很多!!! 加上它是一間真正宗教氣氛濃烈的學校, 基於信仰考慮, 它真的很不錯!!!

“面試在傍晚舉行,其實是方便了家長和學生去應考,亦不會和其他學校面試時間相撞。我是乘的士去,我很清楚行車路線,必須由石硤尾街南行才可以轉入車路駛到 校園內,車駛到校門外,已經有很多的士排隊駛入去,所以我們在校門下車,行去操場。在操場內,學生分成十二組,看著名單,每組應有大概二十人,所以昨晚應 有多過二百個應考學生。學生報到後,便分組到不同的課室參加面試,依據面試信,學生須帶文具和木顏色筆去課室應考,而家長則去到禮堂去參加家長會。”

孩子犯錯時……家長你會怎樣做?

在小一面試過程中,家長通常都會被問及如果小朋友犯錯,家長會怎樣處理?我曾經在家長模擬面試,問家長一條問題:「如果子女忘記攜帶已完成的功課回學校,你在早上發現了,你會怎樣處理?」有七成半家長說他們會親自或叫家傭坐的士帶功課趕去學校。原因是為免子女欠交功課受罰。這條假設性問題,當然在過往面試曾經出現過。

【教導子女對自己負責】

答案當然不是這麼簡單,其實校方想知道家長是否會教導子女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最近看了一些由Erik Erikson 及 Rudolf Dreikurs兩位心理學家所寫的書本。孩子在小學階段開始,慢慢明白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他們想怎樣就怎樣。因為小學的學習模式與幼稚園大大不同,他們開始要學懂守規矩,以及需要與其他人有不同程度上的合作。守規矩、合群及家長是否能夠教導子女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是學校非常看重小朋友的一環。

【管教犯錯孩子的小貼士】

總括來說,以下是一些當孩子犯錯時,家長處理方法的一些小貼士。

1.管教要一致

我發覺現今父母最難做得好的這點。如果在家中,你要求玩耍後要收拾玩具,那麼當孩子去到朋友家中,他們亦應該要做到。另外,如果在家中多過一個子女,當子女開始懂得聽指令時,父母亦應該對行為的要求一致。我有時候收到一些父母求助,為何大那個這麼難管教。有很多案例是因為父母對弟弟或妹妹行為要求比較鬆手,年長的子女便覺得父母有雙重標準。

2.不要作出兇嚇或警告

如果子女選擇違反規則,便要令子女承擔後果。不斷警告子女如果違反規則就會有懲罰,反而會令到他們覺得規則是無效,所以要解釋規則及後果。

3.說得出要做得到

父母對子女講的每一句說話必須能夠做到。如果子女犯錯而你亦有說明犯錯的後果,但是最後你不執行的話,子女便會覺得那規則只是一隻紙老虎。

4.自然後果及邏輯後果的應用

很多時家長會為小朋友扭計不肯吃飯或睡覺,而大發雷霆。其實我們不需要擔心,因為小朋友肚子餓自然會去吃,疲倦就自然會去休息睡覺。這是自然後果(Natural consequence),家長不需要為這些自然定律太緊張。

而另外一種是邏輯後果(Logical consequence)。舉一個例,如果孩子達到合法駕駛的年齡,家長讓他們放假時可以使用車輛,但是你發現他們在駕駛時曾用手機。家長正當的處理方法便是立即收起車匙,取消子女駕駛的權利,並解釋收起車匙的原因是,他們駕駛時使用手機,輕則被警察看見會收到告票,嚴重的是會導致交通意外。這樣會令子女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為自己的事情負責。家長往往混淆邏輯後果與懲罰。邏輯後果是一個尊重子女自尊心的處理問題手法。而懲罰處理方法,例如兇嚇、警告、體罰及辱罵,往往只會傷及子女的自尊心,治標不治本,甚至毫無功效,我都不建議使用。

5.令子女盡快承擔後果

當子女犯錯的時候,家長需要盡快令子女承擔後果,因為他們會對犯錯的後果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培正小學

香港培正小學(下稱「培正」)是一間基督教學校,校訓「至善至正」出自《聖經》的《詩篇》,希望小朋友經過學校栽培後,成為善良正直的人,「家長也經常讚賞我們的學生純品、聽教、有禮貌。」幼稚園兼小學校長張廣德笑說。

大多數「培正」學生由3歲開始進入幼稚園部,直至中學畢業,3歲至18歲都一直受基督教氛圍熏陶,亦培養出同學間互相幫忙的個性。「有些學校同學之間競爭的心很大,學習上(各自為政)不會教其他同學,怕自己成績不夠好;我們『培正』同學間卻互相幫忙,不懂就教你。」

張校長深信學生應該是精靈活潑。「以前讀書是要大家坐定、要乖,我的理念卻要多活動。小朋友的天性一定喜歡郁動,但不代表他曳。」他亦相信小朋友活動多,腦筋便會更靈活,讀書自然更入腦,百利而無一害。

張校長希望全校同學成為「一」體,活動大家一起做,結合團結的力量。「讓他們看到學校原來有這麼多學生,不是只有自己一個。現在青少年很多都很自我,我告訴他們,你之外還有千多人,要大家和而不同,考慮別人。」

為此,「培正」舉辦了全校大旅行,一至六年級人人在同一日出發,前往浸會園、 宣道園等地方;同時又全校一同到九龍公園舉辦水運會,運動會則前往荃灣的城門谷運動場。「那麼他們就有『培正』一個整體的感覺,不是獨自一級的活動。」除此之外,小五亦會全體參與「尋根之旅」,學習感恩之餘,亦留下一個美好回憶。

「培正」學生成績卓越,張校長卻認為教學方法不是太特別,反而是為同學打好基礎,日後開竅、發力時就進步神速。「小朋友升上小學可能未開竅,但到中學,他發現自己有興趣的科目就會自己發奮。我們學生熟悉這個環境、同學;如果到別間中學升學,可能起初不敢有大動作。」


提早體驗中學課程

小學、中學的學生都互有交流,設施亦歡迎雙方使用。例如數學科逢周六設增潤班,讓能力高的五六年級同學可預早訓練(中學課程);STEM教育方面,中學設備如3D模型打印機、機械人等亦歡迎小學生接觸,並由中學學兄學姐教授。「課程其實都是正常課程,但可能『培正』學生比較專心,就有好發展。」張校長說。

若學生多閱讀的話,對語文能力亦有幫助。早在幼稚園時期,學校已建議學生多閱讀。「老師有要求,例如一年要讀多少本、什麼類型的圖書,再進行交換。現在幼稚園學生普遍讀英文書比中文書多,但我們希望他們多讀中文書。」

張校長續指,學生到小學高年級時,多被電腦、手機吸引,但幼稚園至小一二時期,學生大多喜歡讀書,所以於這時段要加強閱讀。「除此之外,我們提供很多詞語(學習機會),也讓他們多讀成語故事。一般學生的語文根柢不錯,寫文章也很通順。」

一直以來,小學部約有85%學生成功升讀中學部,而從2017年9月入學的幼稚園學生,畢業時學校只保證85%學生升讀小學部,而非以往近乎全體升讀小學。2017至2018學年幼稚園開設10班,每班約30人,比以往大約多增60個學位。每年學校收到四五千份的幼稚園入學申請。

同時,因班級結構與各式原因,每年小一其實有約30個學位接受外來學生報讀,這個時段上年就收到超過2000份報名表,爭取成為8班小一的其中一員。


看重家庭教養理念

成功入讀培正小學,將來大有機會進入中學部,但如何增加入讀機會?該校面試又着重什麼元素?

由幼稚園升讀小學,張校長明言會參考幼稚園的成績,「面試會聊天,看他身體的律動、對音樂的反應,或活潑、有禮與否。我們會全面,以不同項目的總分看同學是否適合。」他也指出,如果學生分數相若,家長是校友或兄姊是小學部學生的話,該學生會被優先考慮。「培正」是基督教學校,亦不代表教友子女有入讀優勢。「老師是跟標準評分,加上幼稚園的功課、 面試表現決定。」

另外,家庭亦是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很關注家庭對小朋友的關顧,如問及星期日活動一環,如果他回答菲傭姐姐陪伴,老師們就看出端倪;又如他回答是『媽媽』教導他,而非『嫲嫲』教導的話,就會看到他與家庭的關係。」張校長續說:「父母關顧得愈多,與學校施教配合會更好。」

===============================================================

cy36baby | 2009-01-15 10:04

This one also good :

各位家長好!

我的女兒由培正幼稚園 K1 讀至小六,很想和大家分享一點有關我對女兒這六年學習生活的感想。

我覺得培正小學是一所有心辦學的學校,絕大部份的老師都是認真教學的,課程設計也見心思,學生在幼稚園階段及初小階段是採用較活潑的教學法 (四年級以上就是傳統教學),所以一般來說都會讀得較輕鬆。值得一讚的是學校很著重閱讀,所以孩子一般都很喜歡看書。

但到了小四、五開始,家長或多或少都會感到讀書的壓力來了。因為培小和培中尚未結龍,學生要確保能直升培中 (或能入讀band 1 英中),便必須爭取成為band 1 學生,亦即要在小五、小六的三次呈分試中,在約三百人中考一百二十名內 (i.e. 排名在120/300 或以上)。這是有一定難度的,因為學生的水準其實非常接近,平均分相差一分半分,排名就可以相差很遠很遠了,而且呈分的科目包括中,英、數、常、聖經、音樂、視藝,要各科表現優良才行,只要有其中一科稍遜,也會嚴重拖低排名。

為了提高子女考試的競爭力,絕大部份的學生也有補習,即使沒補習的 (如小女) 也要在應付沈重課業之餘做不少額外考試操練,以確保每科也有86分或以上 (86分或以上是摘A的分數),不少學生和家長也會感到很大的壓力。我認識的一些家長,就因孩子的學習問題而長期失眠,或神經衰弱,以致身心俱疲的。

當然這種競爭情況不是校方製造出來的,因這是教署的派位機制下產生的,所以在很多學校 (特別是有直屬中學的「名校」) 也是很普遍的,但情況在培正是特別「慘烈」的,原因是培正的學生絕大部份也有家長和補習老師「支援」,以致水準十分接近。只要其中一次呈分試偶一失手 (例如其中一科主科只得七十多分),排名便會大跌,很難成為band 1生。

這是很無奈的情況,因為很多孩子的學業根基不錯,程度一點也不差,甚至比很多普通小學的band 1生還要好,卻要因為考試表現稍遜就淪為 band 2 生 (甚至band 3 生!),與band 1 學校無緣,真替那些孩子不值。

小女就在壓力下渡過了五、六年級,雖然她最終的成績是屬 "band 1 中" 的學生,但經歷過這兩年的折騰後,她對讀書的態度變得被動了,興趣也大不如前,我自己的白頭髮也多了=P。

衷心希望培正早日能和中學「接龍」,情況能有大大改善。 (彥媽補註 here: 我相信到我地d小朋友升中時一定已一切也塵埃落定了)


對孩子即將入讀 / 正在就讀培正小學的家長,我有以下一點意見 (純屬個人觀察,如有錯漏,歡迎指正):

1. 由於每班人數多,教師不可能好好照顧每一個小朋友,所以若小朋友有任何學習上的特別需要或困難,家長必定要第一時發現,及時幫助孩子,絕不能依賴老師;

2. 培正的測考範圍比一般學校多和深,對學生的認字和默字能力也要求極高,還要背誦大量資料,只有記憶力很好的孩子才能應付。學校對成績稍遜的學生是沒有特別支援的 (有學習障礙 / 困難的更沒有任何資源協助),所以即使是一、二年級起,每年也有學生要留級。若發現孩子並不擅於以傳統的方法吸收知識,背誦能力不很強的話,最好在初小階段便替孩子轉校,否則孩子會越讀越沒自信,到了行為也出問題時便為時已晚了;

3. 培正的確是有不少優秀的學生,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學生背後都有很著重孩子教育的家長!最明顯不過的例子是,在培正校刊內見到那麼多學生在學校音樂或朗誦節拿獎項,其實大部份也與學校的付出無關!學生們拿的音樂獎狀都是私人聘用的音樂老師教導的成果,並不是學校音樂教師的功勞。以我女兒為例,她參加英語朗誦,由選擇誦材、報名、訓練,全都是由我自己一手包辦的,老師沒提供任何協助 (就我所知,一般學校都是由英文老師一手訓練,甚至報名費也是由校方支付的。) ,但拿了獎就登在校刊上;

4. 由於培正學生人數眾多,所以不難在任何範疇內發掘出表現突出的學生。但請記住,別以為表現突出的是所有 / 一般 / 大部份學生,其實只是那一小撮學生的成果而矣。更別迷信學校的「往績」,畢竟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5. 培正的英語和普通話程度並不突出,家長要考慮在英語和普通話學習兩方面額外加強以補不足;

6. 要孩子在這類學校讀得成功,必要家長很大的支援和配合,要幫孩子從小就培養出良好的讀書和閱讀的習慣。孩子成龍成蟲,最重要還是要看家長如何培育。


以下是我對培正中學的一點觀察:

1. 培正中學的硬件十份好,校長很努力辦學,校風也很純樸,學生普遍對學校也有歸屬感;

2. 讀書風氣方面,精英班和普通班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這也是來年學校試行取消精英班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3. 傳統以來,培正中學理科班的會考成績和學習風氣較文科班好,在高中也只有理科科目才會用英文教科書,一直以來入理科班的競爭也很大,所以數理強的學生入讀培正中學會有優勢。不過隨著三三四學制的推行,這點可能會有所轉變也未定;

4. 培正中學近年的公開考試成績普遍來說並不十分突出 (當然也會有個別「特優」的例子),即使是會考只有十多分的學生也能在原校升讀中六。

最後我想補充的是,不同孩子有不同特質和性格,學校與學校之間實在不必存著「高」與「低」的比較!我們作家長其中一個最重要任務,就是了解自己孩子的特質和長處,從而替其選擇合適的學校。我深信最適合自己孩子的:最能讓孩子享受學習和幫助孩子身心成長的,就是最好的學校!


彥媽只係想講:

請大家唔好太"神化"左一間學校, 培正既好唔係只係因為學校好得, 反而家長們背後做既野先係令佢"成功"既最大原因, 呢點好多名校皆是如此. 因此, 好想入而入到固然開心, 但開心既背後亦代表住大家既 commitment, 世上沒有免費午餐, 唔駛擔心升學爭位固然係好 (少左一樣煩), 但要讀得開心, 有自信, 亦要付出唔少努力的. 大家俾心機啦...培正冇錯係一間認真辦學既學校, 亦因此, 我地都要共同努力去"維繫"佢呢個老招牌喇..;-)

沙田區小學調查

  一、沙田区小学基础信息 沙田區的小學數量在記錄中約有 41所 。包括 沙田官立小學校、浸信會沙田呂明才小學、迦密愛禮信小學、慈航學校等(来源:GoodSchool 1 、EDB 2 )。 沙田區校網包括88 ,89, 91校網。 二、沙田区小学排行榜及成绩排名 排行榜数据概述...